The Roman Baths
|
---|
Bath 巴斯最早建於公元43年,在羅馬帝國時期就已存在,羅馬人在這裡蓋了一座浴場和一座寺廟,讓這裡成為羅馬人的溫泉勝地,拉丁文為 Aquae Sulis,意為「蘇利絲之水」。
這裡有英格蘭唯一的天然溫泉,觀光業興盛,18世紀巴斯成為英國上流生活的主導中心城市。
1987年巴斯城當選為世界遺產城市之一,也是英國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Bath Abbey
The Roman Baths 的入口在 Bath Abbey 巴斯修道院教堂前的廣場處。
這座教堂的全名是 The Abbey Church of Saint Peter and Saint Paul, Bath,是一座超古老的教堂,創建於七世紀,中間經過幾次重建,是英國西部最大的哥德式建築之一。
這裡曾經是英格蘭第一位皇帝的加冕地,很多重要的節日活動都在這裡舉行;教堂外面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雙塔上的「天使爬樓梯」,據說是聖經「雅各的天梯」的故事,每一個天使神像的表情都不一樣,雕刻十分精緻。
從上圖照片中的視角來看,右邊那棟有山形牆屋頂和柱子的建築就是 The Roman Baths 巴斯羅馬浴場的入口囉~
我們夫妻倆都忘記拍入口的照片,但是從女兒拍的照片中有看到幾張 (如上圖),就拿女兒拍的入口照來介紹。XD
羅馬浴場除了六月中到八月底的開放時間是到 21:00,其它月份都是開放到 17:00。(每年的 12/25-26 休館)
一走進入口就是購票大廳,這是一座維多利亞式建築的接待大廳,據說在這裡還提供把小孩的嬰兒推車換成簡易的嬰兒背帶給遊客使用。
羅馬浴場博物館裡的導覽機有中文語音,如果認真逛整個博物館大概要花費2個多小時,大家要稍微估算一下進來參觀的時間夠不夠。
我們當天是大概 16:00 來的,櫃檯人員告知 17:00 關門,他們一般建議至少要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比較充裕,但如果我們覺得OK 的話,還是很歡迎我們購票進入。
我們當然要進去參觀囉,立馬掏出信用卡購買,門票費用一個大人是 £15.5 (2017年10月票價)。
門票費用含免費的導覽機,還會貼心地幫我們設定好中文語音;五歲以下小孩免費,更貼心的是官方人員看到我們家小雪球,竟然連我們家小雪球也給她一台導覽機,對小朋友非常友善。
(於是揹著相機和語音導覽機的女兒,在羅馬浴場裡,異常地忙碌,哈哈~XD)
大廳的天花板是圓頂的設計,這裡採用羅馬人建造的圓頂建築手法,一般圓頂有木質、石質、磚質、無鋼筋混凝土和陶質的。
購票進入後,就可以開始參觀囉~
每一個參觀點的說明牌都會寫上數字,在導覽機上按下對應的數字後就會撥放語音的導覽。
準備就緒後,我們就出發吧~
據說愛泡澡的羅馬人在公元 60 年左右首次在這裡建造神殿,蓋了一座寺廟和一座宏偉的浴場,從此巴斯就變成羅馬人在不列顛島上的溫泉聖地。
羅馬人走了之後,浴場就再也沒有人去整理,又因為它的地基比較低,所以後來 River Avon 雅芳河的水位上漲,浴場的下水道很快就淤塞,温泉變成沼澤,後人就拆了它的祭壇,在上面建起基督教的寺院。
浴場雖然沒有了,但巴斯做為一個城市,還是好好地運作幾個世紀才漸漸走上沒落...
一直到十八世紀,巴斯才再次興旺起來,舞會、劇院、重新修好的道路、彷古羅馬的城市規劃,我們如今所看到的「浴池以上建築物」都是十九世紀後才建造完成的。
原本這裡是有蓋屋頂的,後來倒塌之後,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些柱子、雕像、房屋建築都是在十九世紀再出土之後加上去的;這裡的設施包括大浴池、聖泉、國王浴池、羅馬神廟、水和智慧女神 Sulis Minerva 的鍍銅神像、羅馬澡堂和博物館。
今日,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們到巴斯小鎮,最主要就是要看看這巴斯特有古典的城市風貌以及重新出土的羅馬浴場,這座浴池長25公尺、寬12公尺、水深1.6公尺。
如圖,按下導覽機的29就會開始解說,可惜帶著孩子的我們,故事聽得零零落落的,哈哈~ XD
後面宏偉的教堂就是剛剛廣場上看到的 Bath Abbey 巴斯修道院教堂。
這裡的雕像人物都是羅馬時期的有名人物,雕像的年份可追溯至1894年,是為了迎接1897年羅馬浴場的盛大開業而製作的。
據說每一座雕像的人物都是羅馬時期時,曾經統治過 Bath 巴斯這裡的人,包括凱薩大帝哦~
樓上繞一圈之後就會進入樓下 (應該算是地下一樓!?) 的室內建築物~
在羅馬浴場裡,有四個主要區域:聖泉 (Sacred Spring)、羅馬神殿 (Roman Temple)、羅馬浴池屋 (Roman Bath House) 和博物館 (Museum)。
The Sacred Spring
在進入建築物之前,可以從樓上往下看見 The Sacred Spring「聖泉」。
據說聖泉每天都會湧出「新鮮的溫泉水」,所以也會比大浴場的水乾淨許多 (嗯?),泉水大概46度左右,水面上有時會有一些泡泡,泡泡是地底釋出來的氣體。
從前的人以為這些地下湧泉是神的所為,因此有不少人都往裡面丟銅板等各式各樣的東西,向神明奉獻與許願。
因此在泉水裡搜出不少羅馬時期的錢幣和其它有的沒的,如今都保存在博物館裡頭。
Museum
下樓之後,會先到各個小房間,小房間裡就是博物館的古文物,展示廳陳列當地出土的古物,包括原始建築的殘缺屋頂、屋簷等。
這些石塊曾經是座羅馬神殿的一部份,該神殿是僅存於世的兩座羅馬不列顛時期古典神殿真蹟之一,神殿的三角牆在1790年的時候被發現,雖然只剩下幾個不完整的石塊,卻仍是歷史的見證。
三角牆的石塊上,刻著一個容貌駭人的頭像,後人認為這是蛇髮怪物 Gorgon 戈爾貢的頭像,在希臘神話中,戈爾貢是女神 Sulis Minerva 薩利絲•米涅爾瓦的一個力量象徵。
但也有另一派的人們認為,這個人頭像是海神。
總之,關於這些刻畫的含意,人們已經爭論了兩百多年,都還沒有一個結果,呵呵~ XD
這個房間收藏一些的文物,館內的展覽品包含歷史介紹,並用3D動畫以及模擬的影片來重現當時的榮景。
中間的石頭像是從一處墓葬裡發掘出來的女士石頭像作品,這塊石像的年份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末。
地底下還保存著一只石頭的棺木,見證了在羅馬不列顛時期,居住在這裡的人們的生與死。
周圍都是從浴池打撈出來的文物,當時的人們朝池子裡丟了不少東西~
除了錢幣之外,還有用於詛咒的鉛片或錫片,人們將詛咒寫在上頭後丟進聖泉,這些詛咒片也被列入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
也因為這些錢幣和物品,才能讓我們從遺留下來的文物中去窺探當時人們的生活情景。
各類保留下來的文物,大部份都是從聖泉裡頭打撈出來的,其中有兩件是鍍金銅的文物比較特別,其中一個是照片中的那個特殊形狀的文物。
另一個則是這個,說明文字上寫著這個是個胸針。
Sulis Minerva
接下來眾所矚目的是這座 Sulis Minerva 薩利絲•米涅爾瓦女神的鍍金銅雕像。
這是從前祭祀在浴場內的羅馬神殿的女神雕像,也是守護溫泉的女神。
鍍金銅製的雕塑作品非常稀少,除女神頭像以外,羅馬浴場中也只有兩件文物碎片被發掘出來。
後人猜測,頭像的主人是一個祭祀神像,它當時站立的位置應該在聖泉旁邊的神殿裡面,年份可追溯至公元1世紀,這意味著她在神殿里站立了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由於歲月變遷,她美麗的頭像不幸從身體上掉落了下來
這座神像在1727年的時候被發現,後人猜測女神的雕像當年很可能佇立在聖泉旁的神殿當中,視線穿過神殿庭院,注視著庭院中央的大祭壇。
Roman Temple
這個區域是 Roman Temple 羅馬神殿的庭院,羅馬人們會聚集在這邊向他們視為守護溫泉的女神祈禱。
館方很貼心地在原來神殿的殘骸上面,搭建參觀步道。
讓遊客們走在上面參觀腳底下的遺跡,這些祭祀所用石板和碑文都保留了下來。
Bladud legendary king of the Britons
在聖泉的區域的牆上有一個雕像,這是一個 Bladud 國王的雕像,這位國王和 Bath 巴斯有著非常深的淵源。
相傳在公元前863年的時候,有一位 Bladud 王子,他得了一種會傳染的疾病 (麻瘋病),因為這樣的病他覺得自己無法繼承王位,於是他默默地離開皇宮,隱世跑去養豬。(後來他的豬也染病了~)
有一天 Bladud 王子在 Bath 尋找豬隻的食物時,發現了一處泉水,這些豬在泉水周圍的熱泥中滾動後就莫名地被治癒,王子也治癒了自己的病,而後順利登基為王。
(歐洲很常見這種用溫泉治病的故事~XD)
因此,聖泉這裡還有另一個名稱叫做「國王的浴池」。
前面說過,浴場的設計與建造是相當繁雜的工程,因此從這個浴場裡處處可以窺見羅馬人的智慧。
巴斯溫泉的水源,來自附近的 Mendip Hills 門迪普丘陵,流經石灰岩層,從地質裂縫湧出。
聖泉裡過多的温泉水會從這裡流出來,順著羅馬人西元一世紀設計的管道,流向浴池,一直沿用到現在。
靠近時可以感覺到泉水的熱力,1000多年的溫泉水至今都還在持續冒煙、流動,據說每天都會湧出攝氏46度的熱泉水,大約120萬公升 (25萬英加侖)。
在羅馬人統治的400年當中,他們相當倚重這個浴場的存在,所以越建越大、內部也漸漸複雜。
浴場設計的細節(比方管線導引、供熱與供水的設計、冷熱泉與蒸汽室...)都是極有具智慧與特色的,當時的工程師設計的巧思,真是令人讚嘆。
據說當時羅馬人的下水道系統到今天都還在用,水會流向下水道,再引到四百米之外的雅芳河。
這裡還展示了當時的人的造磚技術,有時是中空的,有時要做成一個獨特的形狀,建築物的每一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都得用恰當的磚塊,這背後都有一定的物理和數學的理據,房子才蓋得起來。
Great Bath
走出博物館,就是浴場的大浴池,浴池的水看起來是綠色的,不要誤會這是什麼藥泉,純粹只是因為太久沒使用,長時間以來太陽光照射浴池產生許多綠藻,所以就變成綠綠的。
現在的澡堂已經沒有在使用,只供參觀,不能泡澡。
池邊的階梯、石頭基座都是羅馬時代的遺跡,往上延伸的建物則是19世紀建造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風格。
有遊客跟隨著官方的解說人員,聽著解說人員的講解~
從這裡抬頭可以仰望在樓上的雕像~
想像一下,感覺自己好像穿越時空,置身於羅馬帝國時期,想像那時的羅馬人,那個恣意輝煌的年代。
那些畫面是不是就像電影羅馬浴場的女主角莫名地穿越到羅馬時代一樣有趣呢~
剛剛在室內看到的那個聖泉水,從這條水道一路流出來。
一路流進大浴地裡頭~
據說大浴池這裡曾經還有一座高達40米、如巨桶般的拱形大廳。
在溫泉水流出的地方,橫置著一塊巨大而平整的石板,這是當時來這裡的客人們跳水娛樂的地方。
這浴場之所以會這麼有名,除了它是非常完整的保留下部分古羅馬時代的遺跡外,最重要的是因為羅馬人非常重視所謂的「公共澡堂」,除了淨身洗澡之外,也是當時人們社交的休閒場所。
想像一下,當時羅馬帝國統治大英帝國時的國力鼎盛、華麗的浴室建築,還有圍繞著浴場四周的雕像,這些都展現出古羅馬帝國的君王和名聲響亮的軍事者,那君臨天下的傲慢氣勢。
大浴池體積巨大,大浴池深達1.6米,可以整個人都泡在浴池裡頭。
浴池各個方位都設置有台階,方便客人上下,而環繞大浴池的周圍都有空位,擺放長椅和小型餐桌之後,客人們就在那裡吃東西和休息、聊天。
館方還會有打扮成古羅馬人衣著的員工,可以免費上前找他拍照喲~
是一位有著甜甜笑容的偽羅馬人~
接著我們進入另一個房間。
浴場裡面分熱水、溫水和冷水的水池,是西元2世紀改建的。
此外還規畫許多不同功能的水池跟房間,有蒸氣室、沐浴室、按摩室、更衣室等等,可見當時羅馬人對於一個浴場的設計,有多麼地全面性。
不禁再一次讓人想起阿部寬所主演的羅馬浴場,劇中的阿部寬也是為了要如何設計出一個獨一無二又有特色的浴場而傷腦筋著,結果穿越到日本的現代去「偷師」,哈哈~XD
The circular bath
The circular bath 是圓形的冷水池,當時的羅馬人在泡完熱水之後會衝進這間房間,然後像跳水一般,跳進冷水池裡頭。
現在,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丟入了許多錢幣,這裡已經變成許願池了,哈哈~ XD
拱形的古羅馬觀景窗延續著它在古羅馬時代的風采,它連接著圓形水池與聖泉 (國王浴池) 裡的溫泉,我們可以從半圓形的窗子看見聖泉。
這裡有著許多的投影式的影片和音效,模擬當時的羅馬人在這裡泡澡的情景~
半圓形對外窗,可以眺望聖泉。
遊客們只能從窗戶窺探聖泉,無法走到它的池子旁邊去~
透過半圓形窗子近距離觀看這座浴池,這裡一直到1870年代之後才被人挖掘出來,是埋藏在低於路面6公尺以下的浴池遺跡。
參觀浴池時,可以感受到聖泉還在散發著陣陣熱氣,前面就有提到,這裡的水溫會維持在恆溫46℃,溫泉表面的水泡,就是地熱泉水湧出的證據。
據說在聖泉這裡有一個土製的儲蓄庫,古羅馬的建築師還圍繞著聖泉修建一個不規則的石室,石室用鉛做內襯、橡木樁做地基,這反映在羅馬神殿和浴場建成之前,這裡就已經是古羅馬人的祭祀中心。
最一開始,這裡是一個露天的開放式水池,到了公元2世紀才修建一個桶形穹頂建築;建築內光線昏暗,水池周圍豎立著雕像和石柱,為這裡增添了濃厚的宗教氣息。
以遺跡的角度來看巴斯的羅馬浴場,我覺得這裡真的會讓你覺得相當驚豔。
因為這裡充份地保持著當時羅馬帝國時期的浴場環境,並且透過一些圖片、影片去還原它的全貌。
門票費用雖然不便宜,但實際走這一趟會讓你覺得值回票價。
聽著語音導覽機器的說明,一邊走在浴場裡、一邊聽著故事。
當你融入在其中的時候,就不禁想像起當時的時代和畫面,讓你宛如身歷其境一般。
最後在離開之前,迎接你的是可以喝的溫泉水~
巴斯著名的溫泉水富含43種礦物質,不僅可以水療沐浴,也可以供人飲用。
幾百年來,這裡的溫泉水吸引著無數的遊客前來療養,人們使用溫泉水做為療養已經有兩千年之久的歷史。
但是溫泉水其實真的不太好喝,之前去捷克蜜月的時候就有嚐試喝過一小口,喝起來有鐵鏽味,很像咬破嘴唇流血時,嘴裡喝到血的那種腥味一般~
|
---|
出口處是禮品店,因為我們一直待到要閉館趕人時才離開,走出浴場之後就發現原本熱鬧的街頭,店家們都差不多關門了呢~XD
如果你是一早就跑到羅馬浴場參觀的話,也可以到羅馬浴池廚房 (Roman Baths Kitchen) 吃個午餐,或在優雅的幫浦室 (Pump Room) 享用傳統下午茶,幫浦室在18世紀的時候增設了一座新古典主義的溫泉水噴泉,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哦~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更多的照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lfie0703/tags/theromanbaths
The Roman Baths 的相關資訊:
|
---|
The Roman Baths 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