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善寺
|
---|
白川鄉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保存傳統日本房屋合掌造的地區,而明善寺則是村落裡的一座寺院。
明善寺創建於1748年,位於白川鄉荻町合掌村落的北側,院內有被村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的「本堂」和被縣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的「廚房」,除此之外還有「鐘樓門」以及被縣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的「紫杉樹」。
|
---|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明善寺最特別的就是它的本堂、廚房和鐘樓門等所有的屋頂都是使用茅草建造的「合掌造寺院」,這在日本的寺院之中是非常少見的建築方式,據說這些建築物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時期,也就是德川末期的時候。
歷史記載中,正殿大概是從1806年櫸樹木材的砍伐開始,歷經20多年的歲月,終於在1827年建成;據說當初修建正殿時,大概約有9191人參與其中。
本堂
個人覺得本堂看起來其實滿普通樸實的~ XD
而...在本堂旁邊有另外一棟僧人使用的庫裡 (廚房) ,現在是對遊客開放的博物館。
(不過很抱歉,當時的我們走馬看花,並不曉得隔壁有另一棟是可以付費進去參觀的房子,所以沒有進去庫裡~ )
大家可以對照一下我們從合掌村的主要道路往明善寺方向拍過去的照片,照片最左邊兩棟房子的右後方有另外兩棟較大的合掌造房子。
就在有樹擋住的地方,兩棟之中,左邊較大的那間就是明善寺的「庫裡」,右邊則是「本堂」。
庫裡創建於1817年,是白川鄉最大的5層合掌造建築,在建築裡頭的一樓客廳分為3間,南面與正面的一部分其特徵是面對庭院的回廊;樓上的明善寺鄉土館目前就是對外公開的博物館,展示著鄉土民間生活用具等相關資料。
房子裡頭還會燒著地爐,可以體驗一下住在合掌造房舍裡頭的氛圍。
鐘樓門
鐘樓門創建於1801年,是一座吊著梵鐘的茅草屋頂門,一樓部分裝有木板屋簷,是罕見稀有的建築物。
鐘樓門上頭掛的梵鐘在二戰時被徵收拿去鑄造武器,現在的梵鐘是戰後另外製作的。
據說在1827年創建正殿的時候,就在鐘樓門口旁邊種植了樹木作為紀念,而這棵紫杉樹位於鐘樓門旁邊的石牆的一角。
合掌造的茅草堆疊而成的屋簷排列整齊,真的還滿壯觀的呢!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更多的照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lfie0703/tags/明善寺
↝ 2018 日本中部北陸一家四口親子自助之旅 - 行程總整理及部落格文章連結篇 ↝ 白川鄉 合掌村 - 城山天守閣展望台 (合掌村的制高點,遠眺世界文化遺產的合掌村!) ↝ 白川鄉 合掌村 - 明善寺 (世界文化遺產的合掌村裡,遇見合掌造的明善寺。) |
---|
明善寺 (庫裡) 的相關資訊:
|
---|
明善寺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