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Holy Monastery of Varlaam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是梅特歐拉僅存的六座修道院之中的第二大修道院,始建於1541年。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先來介紹一下 Meteora,以下文字來自於 Wiki 百科。
Meteora 在希臘語中是「漂浮在空中」的意思,這裡是希臘其中一座最大型的東正教修道院建築群 (另一座在阿索斯山)。
這裡的地理位置是希臘中部色薩利平原的西北邊緣,靠近皮尼奧斯河和品都斯山脈。
地質研究指出 Meteora 這一系列的天然岩柱,是6千萬年前由砂岩和礫岩而形成。當時的板塊移動把海床推高形成高原,被推高的砂岩層形成許多斷層,隨後持續的風化和地震讓眾岩柱逐漸形成,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形狀。
1988年,梅特歐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為複合遺產。
複合遺產指的就是雙遺產,同時為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
在這些高聳的山崖絕壁之上,蓋著一座座宛如與世隔絕的修道院,總共有24座寺院矗立在天然的砂岩支柱上。
目前只剩下6座是為完好的,我把兩個城鎮與六座修道院的地理位置用 Google Map 的衛星圖標示出來。
身為第二大的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因為和第一大的 Great Meteoron 大梅特歐羅修道院的距離很近 (幾乎就是隔壁、對街的概念)。
所以這兩座修道院是旅行團最喜歡來參觀的兩座修道院,想當然的遊客也就不少。
因為遊客多,所以停車場除了滿大的之外,也有餐車在販售一些麵包、飲料和冰淇淋等點心類商品。
如果你和我們一樣順時針一路逛每一座修道院的話,來到這個第三座的時間也差不多是中午時間。
沒有準備午餐的話,在這裡買個麵包裹腹是一個滿不錯的選擇。
除了餐車之外,這裡也有不少紀念品販售的小攤販,畢竟有人潮的地方就會有錢賺,尤其是觀光客的錢,哈哈~ XD
左邊是入口處,右邊 (有人聚集的地方) 是一個有石椅的平台處,買了午餐可以在那裡稍微休息一下。
中間這塊超級巨大的岩石真的很壯觀,等等我們爬上修道院時可以居高臨下,一探它的全貌。
在這個平台處可以說是景觀第一排,高聳的岩石實在是壯觀,也顯現出我們人類的渺小。
左邊的修道院就是本篇的主角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右邊看起來地勢又再更高一點的那座則是最大的那座Great Meteoron 大梅特歐羅修道院。
據說這裡原先是14世紀的遁隱者 Varlaam 瓦爾拉姆所建造的遁隱所。
後來在他過世之後此地被棄置了一段時間,直到16世紀才由特歐法尼斯和尼克塔利歐斯這兩位修道士兄弟在遁隱所的遺跡上方修築了這間修道院。
在東南方的拜廊有兩人的墳墓,附近的牆面描繪著以雙手撐住修道院兩位兄弟的畫像。
啃麵包啃到一半發現空中漂浮著「流籠」,我們開心地趕快抓起相機就拍。
穿梭在修道院之間,運送物資的小幇手。
好啦,吃完東西,我們正式朝著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前進囉。
必須繞過剛剛說的那塊巨大岩石再爬上好一段樓梯,才能抵達標高 565m 的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
大門上有著雙頭鷹的木雕。
還有這座修道院的開放時間。
提醒大家來之前要先研究好這六間修道院的開放時間跟休院時間,每一間修道院不開放的日子不一樣,不要撲空囉。
這間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的休息日是星期五。
通過大門之後,接下來就是要繞過剛剛所看到的巨石。
左右都是巨石,這裡是鑿開巨石開闢的人行道...
終於來到了這座修道院的山腳下。
望前前方的巨石邊,鑿開巨石開闢了蜿蜒不斷的樓梯一路向上,在石頭的頂端就是 Varlaam 瓦爾拉姆修道院。
連接兩座大岩石之間的橋,底下空空如也,往下看真的覺得有點抖~
這座懸空的橋究竟是要怎麼樣蓋才有辦法橫跨在這座岩壁之間啊!!?
(照片的左前方遠處就是魯莎努女修道院,等等爬上去會有更好的位置來看看這間女修道院的全景。)
回頭的景色,我們剛剛是從那裡走過來的。
這個角度可以很清楚地看見剛剛提到的那塊巨石的全貌。
個人覺得梅特歐拉地形之神奇,就好像是被外星人把這些石頭恣意地擺弄在這裡的感覺。
換個角度看看我們剛剛去過的女修道院。
延伸閱讀:Meteora - Roussanou (魯莎努女修院)
看到這個石碑人像就快要到修道院的門口了。
只需要再轉個彎就到囉。
進去之前,再次回頭看看身後壯觀的景色。
原來我們剛剛走過的路,也是開鑿在巨石之上,太酷了!
入口處購買門票。
門票一個人是 €3。
門票的照片上面還有繩索吊物的畫面,從前就是用這種傳統的方式在運送物資的。
這裡的服裝規定一樣是男生不可以穿短褲,如果穿短褲的話會被要求穿上院方提供的寬寬長褲。
女生一定要穿裙子,不能穿短裙、短褲、長褲,不符規定的話也沒關係,院方有免費提供讓遊客借用像沙龍一樣的一片裙的布,可以挑一塊自己喜歡的繫在腰間。
買好門票就GO囉~
一走過來就是一片開闊的區域,有一座鐘樓。
我們是從中間下面那個洞口走出來的,左上的洞口處是廁所。
這座鐘樓看起來好像是剛蓋好沒多久的樣子。
下面的房屋也正在整修中。
屋頂重新修葺,圓圓的好像麵包。XD
鐘樓旁有通往另一處建築物的通道。
到下一個區域去參觀。
用磚瓦和石頭建造出來的修道院,周圍種了許多樹,綠意盎然。
這裡看起來是一處用來集會做早操的地方 (大誤) XDD
天花板和牆面上有東正教一貫的漆畫風格。
左邊看標示是私人區域禁止進去,我們就沒有過去了。
(但似乎還是有其它外國人遊客跑進去~XD)
右邊的走道通往另一個區域。
那裡有另一間室內的空間裡頭是個教堂,教堂裡面滿滿的都是濕壁畫。
這裡有一間祭壇,裡面的天花板和牆上到處都是濕壁畫,一樣是裡面不可以拍照,只能用眼睛記錄一切。
但我們走出來之後,我從窗外往裡頭偷按一張。
我們晃了一圈走出來之後,裡面來了一群整團遊覽車載來參觀的觀光客,好嚇人的人潮。
這座修道院由許多建築和房間所組成的。
某處還掛了不知名的器具,感覺有點像是某些時間要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就會拿出來敲擊發出聲響,通知大家該做什麼事了。
例如放飯啦、該頌經啦,之類的...
有鐵製的、也有木製的,所以敲擊出來的聲音會不一樣。
另外有一個房間裡擺了這個。
不知道這是什麼道具?紅酒的橡木桶!?
從側邊,發現這個橡木桶子真的很大耶!
繼續往前走到另外一處平台。
一樣可以看到遠處的魯莎努女修道院。
接著來到了運輸物資的地方。
早期需要人力轉動木樁,才能收放繩索吊物。
據說現在這裡的吊籠還是有在使用的,只是垂吊的方式已經從早期的人力進步成用電力的方式吊物。
這裡有軌道與吊物的起重裝置。
剛剛的流籠先把物資遞送到比較底的地方,再從這裡把物資垂吊運送上來~
超高的,站在這裡腳有點毛毛的感覺。
剛剛的走過的橋在右下方,還記得嗎?
回到廣場上。
這座修道院的規模明顯地比前兩座要大上很多很多,的確是六座修道院之中,第二大座的修道院。
參觀完修道院之後,一樣是原路往回走囉。
最後再來一張另一個角度的修道院全景。
這個視角是從最大的那座 Great Meteoron 大梅特歐羅修道院的位置拍過去的哦,同時把 Varlaam 修道院和後方的女修道院一併入鏡了。
Facebook 粉絲團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喲~
更多的照片:
https://www.flickr.com/photos/alfie0703/tags/varlaam
延伸閱讀:2015 希臘一家3+1口親子自助之旅 - 行程總整理及部落格文章連結
延伸閱讀:Meteora - St. Nikolas Anapafsas (聖尼可拉歐斯修道院)
延伸閱讀:Meteora - Roussanou (魯莎努女修院)
延伸閱讀:Meteora - Great Meteoron (大梅特歐羅修道院)
延伸閱讀:Meteora - Trinity (特里亞達修道院)
延伸閱讀:Meteora - St. Stephen (聖史蒂芬女修道院)
Varlaam 的相關資訊:
英文介紹網站:http://users.sch.gr/elianos/meteora_barlaam_eng.htm
電話:+30 2432 022277
開放時間: 9:00 - 16:00;夏季週五休,冬季週4-5休
門票:每人3歐元
Varlaam 的地理位置: